当盐城球迷还在为 5-0 血洗常州的「屠杀」津津乐道时,南通队早已在积分榜上划出一道「银河鸿沟」——7 战 7 胜积 21 分,进 19 球仅失 3 球,这哪里是踢业余联赛?分明是开着航母打渔船!
仔细回看发现南通队的进攻端就像是台精密仪器:李贤成(5球3助攻)和费煜(4 球 2 助攻)组成的“双子星”,场均贡献1.3球 + 0.7助攻,相当于每场比赛自带“1-0领先”。更恐怖的是他们的「多点开花」——10 名球员取得进球,连边后卫黄蒋大亚都能上演「凌空斩」(对阵镇江时的第三球)。
这种“全民皆兵”的进攻模式,让对手防不胜防。而门将张思鹏6次零封,场均扑救仅需2.1次,因为整条防线场均完成12.3次拦截,把对手进攻扼杀在萌芽状态。最经典的当属对阵宿迁一役,高驰这位「霸王枪」级射手全场仅触球17次,被南通的「移动长城」围得怀疑人生。
而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成绩,因为这支球队的队员个个“专业”,且南通队的队员不仅是专业的,更是一支由“职业球员”组成的「半职业特种部队」。
南通队的首发阵容几乎是中乙联赛的「预备队复刻版」。以对阵泰州队的首发为例:
赵东旭(前中乙门将,3 年职业经验)
黄蒋大亚(U19 国青队成员,2 年中乙经历)
尹韩龙(中乙现役球员,4 年职业履历)
李贤成(德甲云达不莱梅二队经历,曾征战德国地区联赛)
齐丹(职业联赛 10 年老将,中乙珂缔缘队长)
这些球员不仅拥有职业合同,更在职业联赛中积累了成百上千小时的高强度对抗经验。例如李贤成在德国留洋期间,接受的是德甲级别的战术训练,他的跑位意识和射门技术在苏超赛场形成「降维打击」。
而且南通队的39人阵容里,有35个人是来自海门珂缔缘青训基地的,而珂缔缘本身就是中乙联赛的注册职业俱乐部。
这次苏超本身就是想办个城市联赛而不是职业联赛,所以苏超有规则规定每队最多注册3名现役职业球员,但南通队通过“职业球员本地化”的策略绕过限制。
比如李贤成、黄蒋大亚等球员,因为户籍或曾在珂缔缘效力满5年,被认定为是「本地培养人才」,所以获得了参赛资格。
齐丹、程鑫等老将,虽然已经离开了职业联赛,但是凭借着「曾在本地职业俱乐部一线队效力5年」的这一条款,也被允许参赛了。
这种「擦边球操作」让南通队实际拥有超过10名职业或前职业球员,他们的战术执行力和比赛阅读能力(如场均65%控球率、12.3次拦截)完全碾压业余对手的好波。
有球迷调侃:「南通队再这么踢下去,苏超要变成单机游戏了。」
(本文数据截至 2025 年 8 月 5 日)